豫中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分類:
公司新聞
豫中文化
作者:
姬玉平
來源:
發布時間:
2022-10-1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結合公司發展實際,下面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治理體系三個層面談談豫中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思考。
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發展理念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我們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緊緊牽住新發展理念這個“牛鼻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上來,將新發展理念真正貫穿于公司轉型發展全過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回顧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可以清楚看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18世紀以來,發端于英國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使英國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國抓住了第二次產業革命機遇,趕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近代以來,我國逐漸由領先變為落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錯失了多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現在經濟社會發展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從豫中公司的實際來看,雖然今年以來公司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大而不強、機制不暢、產業結構不均衡、隊伍綜合素質不高、現代企業治理能力急需提高等矛盾相當突出,主要原因就是創新能力不強。所以,通過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已經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涵蓋了經營管理、市場開拓、科技創新、機制體制等方方面面。當前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市場如何進一步拓寬、經營管理水平如何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如何進一步提升、制度執行力如何進一步增強、經濟效益如何進一步保障、職工幸福感如何進一步獲得等,對這些問題我們要超前謀劃、超前部署,緊緊圍繞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核心關鍵,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圍繞公司黨建工作、班子建設、經營管理、技術研發、隊伍建設、豫中文化等方面勇于創新,做精做優做強,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第二個方面就是協調。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的工作方法,這個方法我們一定要學會。在發展思路上既要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又要考慮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兩方面相得益彰、協調發展,一是要做強做優長板。豫中公司的長板有哪些呢,比如市場占有率、河南豫中品牌、煤層氣鉆井施工、大直徑工程井技術等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個豫中團隊和團隊表現出來的一種敢打敢拼、團結進取的傳承和精神。正是有了這些,我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路走來,才有了亞洲第一井的成功、煤層氣鉆井市場占有率和完井數全國第一、礦難搶險救援屢建奇功、河南豫中品牌全國知名等等。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做強做優長板,放大我們的優勢,加快構建優勢產業新體系,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增強公司經濟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另一個方面就要找出短板,補齊短板,從解決當前煤層氣市場根據地還需不斷鞏固、煤礦災害治理能力急需提升、環境國土業務規模偏小、經營管理粗放、業務技術團隊力量單薄、干部隊伍素質能力偏低等等不平衡、不協調、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出發,號脈開方、對癥下藥,推動清潔能源勘探先鋒、礦山災害治理尖兵、應急搶險救援鐵軍、自然資源服務衛士建設協同發展。
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強供給側結構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具體而言,就是要統籌好市場需求是什么、我們能提供什么這兩個方面。關于市場需求,要從世情、國情以及產業政策、市場動態全方位來分析。比如保障能源安全,我國的能源結構是多煤、少油、缺氣,我國的石油百分之八十靠進口,因此加強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近年來黨中央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全面實施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平安中國、平安河南建設的深入推進,安全應急救援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加強,日前河南省政府剛剛下發了河南省骨干應急救援隊管理辦法,這些都是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
關于市場動態,就是要積極跟進市場,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市場朝哪里發展,我們就向哪里努力,一切跟著市場走、圍著市場轉,不斷完善改進公司產業結構、經營機制、綜合競爭力、職工隊伍等建設,把握內部管理與外部市場兩個大局,既重視外部市場開拓,又重視內部治理能力提升,對內抓黨建、抓市場、抓管理、抓隊伍、抓共享,建設和諧豫中,對外求開放、求共識、求合作、求共贏、求格局,培育發展大市場,推動公司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三、加快建設富有活力的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產業體系比較完整,實現投入有回報、企業有利潤、職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
今年,公司緊緊圍繞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提升內部治理能力、人才強企能力、黨建工作能力三大建設,努力打造行業領先、國內一流的清潔能源勘探開發先鋒、礦山地質災害治理尖兵、應急搶險救援鐵軍,最終實現公司強、員工富、事業興的“1341”發展戰略,提出實施了“12341”工作方針,即圍繞一條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抓住兩個關鍵,創新管理提升治理能力,防范風險嚴守政策底線;強化問題、目標、結果三個導向。推進四個轉變,轉型發展由上規模向高質量轉變,經營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經濟增長由追求高產值向實現高利潤轉變,隊伍建設由數量型向素質型轉變。最后一個一就是實現公司強、員工富、事業興的愿景目標。今年以來,隨著公司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公司的治理體系與新的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矛盾日漸凸顯。比如公司今年完成產值1.7億元,實現經營收入1.3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150萬元,但利潤率僅僅達到4%左右;實體管理還沒有真正做到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大鍋飯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干部素質能力提高是前提,經營機制改革是關鍵,人才隊伍建設是保障。
領導干部首先要有大格局。當前我們面對著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樣、越來越復雜,對領導干部能力和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眼光夠不夠長遠,胸懷夠不夠寬廣,思路能不能打開,直接關系到公司發展、事業成敗。我們干工作、作決策時,既要算大賬還要算細賬,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只有站得更高,用更廣闊的視野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豁然開朗、打開局面。
機制就是制度的落實和人們自覺執行的習慣。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各級干部必須強化制度執行力,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執行制度的表率,確保公司重大決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實處。
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理念。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當前,豫中公司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市場開拓人才嚴重缺乏,特別是高水平領軍人才更是匱乏。要構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機制,營造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使用機制和激勵機制,培養造就一批技術團隊、經營團隊和工匠團隊,形成天下英才聚豫中、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