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做好春季山火預防工作
分類:
安全生產
作者:
王偉燦
來源:
發布時間:
2013-03-25
進入3月份以來,由于少雨、干旱、物燥,我國多地相繼發生山區森林火災,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筆者也曾采寫了兩次井隊職工勇救山火的消息,由于風大、火勢猛,許多職工們衣服都被燃上了火星,情況十分危急。因此,作為常年在野外山區作業的地質工作者,做好火災預防,進行自我保護也應當成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
山火是森林的大敵,它不但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也直接威脅著野外作業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據有關部門調查,山區發生火災有以下幾個方面造成:丟棄的煙頭、燒荒、祭祖等,究其原因多與防火意識差、麻痹大意、措施不到位有關。隨著清明節的臨近,祭祖人群增多,加之目前春季干旱、少雨、物燥、風大,更是發生火災的高危期。一旦遇有火種,在這種條件下,很容易引起火源蔓延,作為身處這種環境作業的地質工作者,做好火災預防,合理進行施救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在進入作業區后,要及時召開會議對職工進行防火安全教育,讓大家樹立防火意識,掌握山火預防知識。其次是制定防火措施和應急預案,做到生產設備安裝要遠離易燃的枯草、樹木,對容易引起火災的設備設施,如:柴油機、發電機、照明燈具、電線、電纜等要加裝防火裝置。作業現場要有完備備的滅火器材,職工也要自覺做到不隨意丟棄煙頭,不在作業區焚燒垃圾。三是加強作業區火災監控,防火小組除加強對施工周邊環境火災火源的監視和檢查外,還要對在清明節期間上山祭祖群眾進行防火安全提醒,防止作業區火災的發生。
作業區周邊一旦發生火災時,應及時撥打火警電話,報告當地政府組織人力進行滅火。之后,要迅速在作業區外設置隔離帶,或對周邊的枯草、林木進行噴水,或及時鏟除周邊的易燃物品,防止火源進入作業區。救火時,要有組織、有措施,不能盲目進行滅火。在風大的情況下,不能站風向的位置進行施救,要尋找“風背”進行滅火。如若風大火勢猛,憑借自身力量不能完成的情況下,要及時撤離,確保作業人員自身安全。
上一頁:
下一頁: